在紅塔區(qū)大營街街道郭井路與272鄉(xiāng)道交叉口東南三四百米的路邊,有一家清幽雅靜的農家樂——瀾庭小院。小院的主人用地道的食材,不僅做出了別具風味的土灶柴火燉雞、燉鴨,還推出了香溢四方的浦貝羊全席。在中超聯(lián)賽期間,游客來到玉溪,除了觀看精彩足球賽事,瀾庭小院的易門特色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的。
土灶燉出兒時味道
瀾庭小院的主人名叫法曉芬,易門人,從小在浦貝隨外婆長大,2007年嫁到鳳凰街道靈秀社區(qū)。她喜歡美食,喜歡做家鄉(xiāng)菜,曾經與朋友合伙經營過多家山莊、餐館。去年下半年,開始經營自己的瀾庭小院,并在靈秀種植時鮮蔬菜,飼養(yǎng)2000多只土雞,放養(yǎng)著五六十只從易門浦貝運來的黑山羊。
瀾庭小院中有一方池塘??腿藖砹?,可以到池邊釣魚。魚釣上來后,交給法曉芬即可加工食用。池塘的旁邊,有一排土灶,每個土灶上都支著土罐,可用柴火燉土雞或者燉土鴨。她說:“我燉的雞都是一年以上的土雞,一般用小火燉兩個小時,其間不需要加水。等到上桌的時候,可以看到,湯上漂著的雞油有著金黃的色澤。因為土雞的品質好,燉出來的雞肉有嚼勁,味道鮮香甜美。好多人吃了,都說是小時候的味道。”
燉土雞。
另外,法曉芬還推出了雜菌燉雞或是燉鴨。她在大營街甸苴有一群好姊妹,家里都承包著一片山林,山上采的菌子,大部分送到她這里來。燉雜菌時,在涼水中放入處理好的土雞,大火煮開,撇去浮沫,放入老姜片,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左右,再放入雜菌,繼續(xù)小火燉二三十分鐘,出鍋的時候加少許鹽即可上桌食用。
軟糯鮮香的粉蒸羊肉
然而,對于瀾庭小院來說,無論是燉雞,還是燉鴨,雖然都是深受食客喜歡的特色菜,但店里真正的大菜卻是易門浦貝羊全席。羊全席主要的菜肴包括粉蒸羊肉、涼拌羊蹄、油炸羊胸叉、紅燒羊肉、羊肉涼片等,琳瑯滿目,口味獨特,令人垂涎欲滴,贏得食客的青睞。
瀾庭小院里琳瑯滿目的美食。
瀾庭小院的羊是從浦貝買來的小耳朵老品種黑山羊,肉質鮮美,口感香嫩,溫補而不上火。“俗話說,要想長壽,常吃羊肉。店里的羊全席與浦貝當地的收費是一樣的,我做的與浦貝的味道也一樣地道,以后不必為了羊全席跑到易門去。”法曉芬說。
據介紹,易門人食用羊肉的歷史可追溯到彝族先民的部落時期。彝族人民喜歡養(yǎng)羊食羊,除在祭祀時宰殺外,紅白喜事也大多殺羊饗客,賓客云集,大快朵頤,樂此不疲。
法曉芬親自掌勺。
在羊全席中,最耗時也最花功夫的粉蒸羊肉,可分為凈蒸和蒸骨兩種。凈蒸,顧名思義,蒸的是帶皮的凈羊肉。羊肉先用鹽腌制兩小時,再用鹽水、花椒粉、米面等作料拌勻,蒸一個半小時左右,起鍋后撒上炭火燒制研細的辣椒面即可上桌。拌制作料要把握水分配比,太稀或太干都會影響軟糯口感。蒸骨一般只用羊排骨和背脊骨,少了提前腌制的環(huán)節(jié),其他做法與凈蒸一樣,入口骨肉分離,齒頰間香麻縈繞,軟糯鮮香,久久不散。
粉蒸羊肉。
每一道菜都回味無窮
小炒羊肉用料講究,需選用羊身上最嫩的里脊肉,炒法多樣,最爽口下飯的就是用干椒、姜絲等大火爆炒,鮮嫩的肉質中夾雜著干椒的爽辣和姜絲的辛香,美味無比。
小炒羊肉。
涼拌羊蹄,香辣入味,軟糯而有彈性。因羊蹄價高,一只羊四只羊蹄最多擺兩盤。加工時,羊蹄帶皮先煮到軟硬適中,火候得把握好,太硬嚼不動,太軟沒香味,起鍋冷卻后加入大蒜、芫荽、小米辣、醬油等涼拌,辣得過癮、麻得帶勁,嚼到嘴里脆爽異常,酣暢淋漓。
油炸羊胸叉也很有特色。羊胸叉似筋而非筋,特別有嚼勁,越嚼越香。加工時,羊胸叉連肉帶骨切成小塊加入姜絲、蔥段、干辣椒等,用油炸到香脆,起鍋前加入少量醬油,調色入味,香脆誘人。
在瀾庭小院還有口感細膩、嫩而不膻的宮爆羊肝,有肉質鮮美、香嫩可口的羊肉涼片,有麻辣入味、軟爛脫骨的紅燒羊肉,有湯鮮味美、回味悠長的清湯羊雜,有干香焦脆又有嚼勁的羊肉干巴,有嫩滑爽口、鮮香四溢的麻辣羊血……
麻辣羊血。
曾多次光顧瀾庭小院的食客李堅說:“從羊頭到羊腳、從內到外,羊的每一個部位都成了令人垂涎的美味。瀾庭小院將羊肉的鮮美發(fā)揮到極致,每一道菜都讓人回味無窮。品嘗粉蒸羊肉,軟糯的羊肉在口中散開,濃郁的香味瞬間征服味蕾;小炒羊肉帶著微微的辣味和鮮香,辣與鮮交織,回味無窮;羊肉涼片辣得過癮,麻得帶勁;油炸羊胸叉金黃酥脆,滿嘴油香,羊肉的鮮美在口中綻放……真的讓人大飽口福。”(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饒平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