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他鄉(xiāng),胃在家鄉(xiāng)。舌尖上的快樂,是一種慰藉和寄托,更是一種符號,標志出某個地域的特征,于是,一道道美食符號,便組成了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
玉溪市江川區(qū)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人們用美食來記錄生活,用溫情來傳達愛意,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。江川大酥餅的制作技藝傳承已有百年,是江川獨有的地方味道。
獨特在哪?
一、非遺傳承 初心不改
江川大酥餅制作技藝傳承百年,2022年被評為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項目。江川大酥餅采用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,精心熬制,始終保留“大”“圓”“酥”三大特色,守住了初心,留住了鄉(xiāng)愁。
二、融合創(chuàng)新——老技藝有新傳承
手藝來頭不小
大酥餅制作手藝“來頭不小”,手藝來自家族世代傳遞,在江川就有李氏、汪氏、賀氏等多個大蕎餅生產(chǎn)世家,多年老店,制作技藝傳承多年。
用料考究
江川大酥餅用料講究,在食材的選擇上,堅持不妥協(xié)。精挑細選,蕎面包裹,冬瓜糖、核桃、芝麻、花生、白糖、豆沙、鮮花、火腿入料為芯子。
顏值與口感并存
傳統(tǒng)工藝緊跟時代需求,結(jié)合大眾健康需求、口味變化、既要好看又要實惠更要好吃。
方寸之間,傳統(tǒng)與時代創(chuàng)意接軌,巧手趕制成型,造就顏值與口感并存的五仁月餅、白糖月餅、鮮花月餅、火腿月餅……特色新款、經(jīng)典爆款,在中秋來一場“大集合”,悄然爭寵。
三、軟糯香甜——中秋沒它不行
相較于其他地方的酥餅,江川的酥餅軟而不爛、甜而不膩、脆而不碎,外表金黃,內(nèi)在酥軟,吃在嘴里,甜到心上。這也是江川人為何喜歡吃本地酥餅的原因。
百種味道,百味人生,每一口都是家鄉(xiāng)的味道,在中秋這一天,家家戶戶,老人小孩,祈盼團圓、美滿,愿月圓人圓事事圓,在江川過中秋沒它不行,無酥餅不中秋,在江川吃的不是月餅而是一種情懷。
— END —
文圖丨普夢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