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城市里的商戶到村子里的農戶,從實現個人致富的想法到帶領大家集體致富的嘗試,新平揚武小伙普杰把“敢闖敢試、敢為人先”的玉溪精神踐行到底,用自己的專業(yè)和實踐贏得了群眾的信賴,引進溫室大棚辣椒種植,帶領村民們走上了致富道路。
走進揚武鎮(zhèn)老白甸村老白甸小組溫室大棚辣椒種植試點基地,一行行辣椒排列整齊,一個個翠綠的辣椒掛在枝頭,長勢喜人。普杰靈活地穿行在辣椒叢間,不時查看辣椒的長勢。當與記者談起種植辣椒的歷程,他如數家珍,十分專業(yè)。然而,在2021年之前,普杰的主業(yè)還是經商,從未從事過種植業(yè)的他,為什么會選擇回到家鄉(xiāng),搭建溫室大棚,引進辣椒種植呢?
“我之前專門從事大棚設計,在昆明也了解過大棚種植蔬菜的產值和經濟收益,所以我就打算回來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溫室大棚種植?!逼战苷f。
“說干就干”,這是普杰身上的一個優(yōu)點。決定發(fā)展溫室大棚種植之后,普杰回到了老白甸村。有賴于村民們的信任,2021年2月通過村級組織換屆選舉,普杰當選為老白甸村黨總支副書記。
被選為村里的副書記之后,普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,他意識到要讓群眾致富,產業(yè)發(fā)展是關鍵。這個念頭產生以后,搭建溫室大棚、引進辣椒種植不再是他一個人的致富經,他想把這本致富經,發(fā)到老白甸村每一個人的手上,讓大家一起致富。
為了證實自己想法的可行性,普杰多次深入各小組了解情況,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,還組織大家到化念考察溫室大棚辣椒種植,觀摩學習。
普杰說:“去年年前我?guī)Я耸辔晦r戶去化念參觀大棚辣椒種植,農戶跟化念鎮(zhèn)的技術員、種植戶面對面溝通以后,都覺得辣椒種植特別好?!?/p>
化念鎮(zhèn)的成功經驗讓大家看到了溫室大棚種植辣椒的優(yōu)越性,群眾們興致高漲。普杰趁熱打鐵,正式提出成立老白甸村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,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種植辣椒增收致富的建議。
然而,搭建一個溫室大棚需要3萬元左右的成本,這對村民們來說可不是一筆小錢。萬一大棚辣椒種植在老白甸“水土不服”,自己的辛苦錢可就打水漂了。
為了徹底打消群眾的顧慮,普杰身先士卒,帶頭建設了近2畝的高標準溫室大棚,種上了辣椒,用于前期實驗與示范。
“去年八月份我們種了辣椒苗進去,十月份開始采收,到目前為止,畝產值大概三萬多塊。去年,辣椒種進大棚后,群眾就開始陸續(xù)過來參觀,他們對辣椒種植特別感興趣,看到我們每次摘的辣椒特別多,價錢也好,現在他們都愿意加入我們合作社,一起來建大棚,栽辣椒了。”普杰說。
來到老白甸村老伍命小組的辣椒種植基地,十幾名工人正忙著搬運鋼管,平整后的土地上立起了幾十根鋼柱,一個個溫室大棚已經初具雛形。待到6月,這些大棚里將會種上數萬棵辣椒小苗,種下致富的希望。
“我打算種兩畝多點,大概投了五六萬塊錢左右。普杰在老白甸試種了一年,我也去參觀過了,經濟收益還是可行的,可觀的。今年我加入合作社來種植辣椒,跟著技術員邊學邊種,增加一點收入?!崩习椎榇謇苯贩N植戶郭有才說。
普杰說:“今年有11戶農戶先后加入了合作社,目前我們正在搭建的大棚有26畝,其中有18畝是農戶的,有8畝屬于我們合作社,計劃明年再增加50畝。農戶加入我們合作社以后,我們給他們提供技術、種苗、化肥農藥,幫助他們種植辣椒?!?/p>
在普杰看來,辣椒種植只是老白甸村溫室大棚產業(yè)規(guī)劃里的一塊“敲門磚”,等到大家熟練掌握大棚種植的技術要點以后,普杰還要嘗試技術要求更高,產值也更加可觀的花卉種植,多元化打造老白甸村的溫室大棚產業(yè),拓寬群眾致富路的同時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。
全媒體記者:雷萍 張少川
編輯:王雪峰 審核: